11月17日下午,机关社会合作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会议由支部书记严琳主持。 首先,由支部书记严琳同志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进行了导读。她认为,要持续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在工作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牢记使命初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宗旨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校友工作,切实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注入强劲的校友力量;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支部学习计划中。持续深入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随后,每位党员同志紧密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内容,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分别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学习心得。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最后,为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同志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业底线和党纪国法红线,全体党员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家风不正家难安》。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全体党员表示要以案为鉴,做到律己守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守师德师风底线,加强党性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12月14日下午,著名学者、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赵馥洁先生在长安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硕士生导师做了题为“导师的修养与研究生的培养——师道的自觉”的报告,此次培训辅导是我校2016年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的第三阶段内容。研究生部宋世民主任主持会议,全体硕士生导师聆听了讲座。 赵先生的报告结合个人五十多年来的从教经验,畅谈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思考,从“为人师表、建立基地、转识成智、戒浮求实、教学相长”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特性决定的,教师影响学生具有客观必然性,每位教师都应对其有高度的警觉和自觉,要将职业要求的自觉和做人的自觉相统一。“建立基地”是指教师要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建立自己的研究基地,每位导师都要有自己在学术上的立身之地,“先建基地,再攀高地,要阵地战,不要游击战”,要有治学的自觉。“转知成智”是指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教师要教导学生将认识的成果转化为认识的能力,要热爱学生、融汇贯通、内化于心,从而达到传道的自觉。“戒浮求实”是指在学风上要避免浮躁,求真求实,赵先生还引述了自己提出的学风十戒,提倡学风的自觉。“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的关系,赵先生给导师们提出了教学方面的十点建议和论文指导方面的十点建议,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把握理解原则、互动原则,从而达到教风的自觉。 “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取法乎中,必得其下”。赵先生教导教师无论在个人修养方面还是在从教治学方面,一定要高定目标,放宽视野,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赵馥洁先生的此次报告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从教经验,使我校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导师的责任,同时也使导师们学习到了丰富的教学指导经验,对我校今后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赵馥洁:生于1940年,陕西省富平人,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兼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陕西省哲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职。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称号。赵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开拓性地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构建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和演变历史,其代表作《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其学术成就被载入《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人物志》、《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