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情回顾党的风雨历程,提高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活动形式,6月11日,机关党委社会合作党支部、国际合作党支部、经济学院财税系学生第一党支部赴柳青故居、柳青文学馆、开展“学党史、践行动、忆先烈、寻榜样”主题党日活动。 柳青故居、柳青文学馆、柳青墓园是为了纪念当代著名小说家、《中国青年报》编委、副编主刊柳青而建立,展现了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求实、奉献的一生。在柳青墓园,全体党员共同追忆、缅怀了柳青同志一生永葆清廉本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伟大崇高精神。在柳青故居与柳青文学馆,党员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柳青的生平以及在长安创作生活的场景,学习了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听群众心声,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各位党员认真听取了讲解员的介绍与讲解,仔细观看了一幅幅反映了柳青创业史的珍贵照片和文字解说。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要继续弘扬和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学习柳青杜绝浮躁功利心态,真正潜心做工作、脚踏实地、以人生境界照亮艺术境界的求实精神,学习他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为理想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对脚下这片土地怀有的强烈责任感,扎根于生活、拥抱生活,在生活中打出一口井的负责精神。 通过了解柳青同志的红色故事,学生党员们深刻感受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柳青精神。他们纷纷表示,要向老一辈优秀党员学习,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变,踏踏实实完成学业,认真学好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发向上,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共产党员。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对全体党员的实践教育和思想洗礼。通过参观学习,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和弘扬柳青的“像土地一样奉献人民”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主动担当作为,把柳青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6月5日下午,校长方明,副校长李萍以及人事处、社会合作处(校友总会办公室)、法学院等部门及学院负责人一行走访校友企业—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参加了我校法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揭牌及客座教授受聘等仪式。 在德恒(西咸新区)律所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闫玉新校友陪同下,方明校长一行参观了律师事务所的模拟法庭、业绩展墙及办公环境,深入了解了律所发展情况和服务领域。 参观后,双方进行了交流座谈。校友们畅所欲言,座谈会气氛热烈。副校长李萍在发言中对西财大七位校友在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取得的发展和成绩表示由衷的自豪。她说,深入校友企业、走访校友活动是西财大校友会“联系校友、服务校友、服务学校”工作宗旨的重要实践。校友创业的经验和工作感悟,对学校尤其对在校学生来说,都是宝贵财富。我们将通过母校校友馆等平台,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下去,让更多西财大学子受益。 校友们在发言中分享了大学时期的学习和生活,表达对母校的关心热爱之情。他们说,母校的教育和培养影响了自己一生,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是伴随事业成长的重要力量,期待今后与母校有更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同时希望能为母校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与会的教师代表希望校友们加大与学校的互动交流,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与学校开展广泛合作。 方明校长做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德恒律师事务所在法律服务方面的卓越表现和社会影响力。方明校长指出,闫玉新和他的校友团队踏实、勤勉、不断奋进的精神风貌,正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西财大精神的传承弘扬。他说,学校与校友的关系应该就是相互倚重、互相成就的。他希望学校和校友能够建立长久可靠的互助服务型关系,形成价值共识,发掘共同目标,共生共享资源,成为发展共同体,创造双赢格局。方明校长欢迎各位校友常回母校走走看看,并祝愿各位校友的事业蒸蒸日上。 座谈会后,法学院院长史卫民与德恒(西咸新区)律所闫玉新主任共同签署《共建法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协议》,并为实习实践基地揭牌。法学院副院长聂洪涛为闫玉新、彭涛等资深优秀律师颁发了法学院客座教授、实务导师聘书。 “德行天下 恒信自然”,德恒律师事务所1993年成立于北京。这支“法律服务的国家队”,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投身国家经济主战场,出色完成了一系列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重大法律服务项目,创造了中国法律服务领域的多项第一,获得业界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好评。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是德恒律师事务所的西北总部,组建于2019年11月。目前有七位我校校友在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工作,其中三位校友担任律所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