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拓展工作思路,10月25日至29日,副校长吴旺延一行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同济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三所高校学习调研并走访校友企业,双方就校政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及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10月26日上午,吴旺延副校长一行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考察、开展座谈交流并参观了创业中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陈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上,吴旺延与陈洁分别介绍了双方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定位及学科布局、校地校企合作等基本情况。针对高校校企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吴旺延副校长一行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激励、奖励等制度建设情况;如何做实做强学术思想库、智囊团等为领导建言献策;如何拓展横向课题的渠道与结项手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收获颇丰。会后,我校向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赠送书法作品。 26日下午,吴旺延副校长一行走访了上海均和集团。集团副总裁郑坚定陪同参观考察并介绍了集团的发展状况及目前的现状。双方就校企合作及创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10月27日,吴旺延副校长一行先后走访了校友企业上海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吴旺延一行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实地考察校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公司的生产研发、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等。吴旺延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希望双方在人才培育、教师挂职锻炼、学生实践基地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0月28日,吴旺延副校长一行在同济大学考察交流。同济大学徐建平副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吴旺延与徐建平分别介绍了双方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思路、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同济大学创业谷,与创业团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各个高校采取不同方式为学生提供创业空间以及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区域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优缺点,为下一步西财大曲江创新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获取了宝贵经验。 10月29日,吴旺延副校长一行在华东交通大学考察交流并参观了创业园,在座谈中与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杨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校政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如何挖掘院校同周边功能板块之间的合作需求、各高校之间优势学科合作及如何培育重大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科研处、社会合作处、创业园建设与管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我校92级校友王丛霞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丛霞,教授、哲学博士,1996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大学(原西安统计学院)数理统计专业。现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 王丛霞校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的“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专题被中组部评为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多次荣获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以及宁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4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 2016年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2017年被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文化名家”称号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在科研方面:孜孜以求 王丛霞校友注重夯实理论功底,主动探索科研方法,积极深入基层调研,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宏大而复杂的研究课题上,从新的视角、实践维度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结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20多项;发表文章50多篇,5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荒漠化防治系统内散外敛型组织模式的生态哲学研究”,2018年立项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宜居’问题的哲理研究”。《生态文化:“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背景》、《完善宁夏生态文明制度的对策建议》等数篇有价值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教学方面:严谨务实 王丛霞校友治学态度严谨务实,深受学员喜爱和好评,也深深地影响着校(院)的年轻教师。每次上课前,能够事先了解各个班次的学员构成情况。备课过程中,反复打磨课件和讲稿,及时把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最新精神融贯在授课内容之中。上课期间,能够做到理论阐释精准,积极回应现实问题,灵活把握上课节奏,有效调动学员参与讨论。课间休息或课后,与学员深入交流和探讨,完善讲授内容。多次荣获教学优秀奖,多次被评为校(院)优秀授课教师。2017年,讲授的“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专题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理论教育类)。 在管理方面:合理高效 王丛霞校友在任哲学教研部主任期间,王丛霞养成了学习研究、总结提升的良好习惯,不断在点滴积累中促进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任科研处处长期间,按照科研工作既要打高质量翻身仗的要求,又要顺应科研工作必然坚持打持久战的规律,抓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精品学术文库建设工程、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宁夏党校学报》改扩版、修订完善科研制度等重点工作,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带动其他各项科研管理工作。在科研处内部,强化“科学管理、周到服务”的理念,树立“热爱科研、研究规律”意识,营造“人人做科研”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校(院)科研管理工作提质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