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当前位置:首页>母校动态

陕西新闻联播 【聚焦一带一路】陕西: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

来源: | 日期:2017年05月15日 | 浏览次数:743次

        5月13日,陕西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播放了【聚焦一带一路】的专题新闻:《陕西: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对西安财经学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加强智库建设等方面作了报道。西安财经学院院长、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胡健,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院长王新安接受了采访。新华网、央视网、、凤凰网、腾讯网、今日头条、西部网(陕西新闻网)、陕西传媒网等多家媒体予以转载,现将新闻报道予以全文刊发,视频新闻点击文章后的链接。

【聚焦一带一路】陕西: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史霄)近年来,陕西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建立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深化国际教育合作,强化国际交流,构建活力无限的科技教育中心,全方位助推我省“一带一路”建设。

5月12号,西安财经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就共建“东盟教育中心”进行签约,双方将依托自身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搭建起我省高校与东盟国家交 流的桥梁。

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院长王新安:“我们主要是和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等中亚地区的学校合作,采取校政、校企联合的模式。他们(学生)不仅懂得英语、汉语,还懂得泰语、马来西亚语等各国语言,为我们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西安新丝路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王云珍:“我们的文化教育,培养新时期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专业人才,非常有意义,对陕西来讲是很好的契机和机会。”

借助丰富的科教资源,近年来,我省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中,与丝路沿线国家在教育文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了由31个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128所大学参与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高校纷纷建立丝绸之路研究院,为合作交流提供数据支撑。

西安财经学院院长、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胡健:“目前除了我们内部设立了专家研究团队之外,我们还聘请了包括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央党校等各方面的高端研究专家,还包括有国外的研究专家长期受聘担任我们的研究人员。作为我们丝路沿线国家区域统计信息的交流平台,作为一个服务陕西、服务全国的新型智库。”

近年来,我省重点围绕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5个重点领域,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连续举办三届“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会,并首次在北京以外省份举办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家和学者出席,取得十多项重大成果;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达31个,每年为中亚培养1200余名留学生,其中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是西部地区首个艺术类合作机构;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陕西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标准从330万元提高到每年1500万元,扩大留学生规模,并设立陕西海外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支持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学习交流。

刚刚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我省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育、科研、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建设创新资源共享协作与高效利用的科教中心。发挥古丝绸之路起点优势,以精品旅游线路为纽带,深化文化、旅游等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陕西,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教新高地。

   

     视频链接: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7-05/13/content_14868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