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再回长安

来源: | 日期:2025年05月09日 | 浏览次数:16次

【信息类别:人在旅途-44】

【编者按:曾经在国外呆久了,一直以来从骨子里就是不愿意打扰任何人,包括老师、同学、朋友甚至堂表至亲,所以每次远道回老家探亲,途径西安,都是匆匆而过,从不告知打扰众亲们。忽然发现,走出母校、走出长安古城,已经三十载有余。这次五一长假,因为工作关系,有幸再回长安,并停留数日,整合资源、取长补短、虚心学习,非常开心愉快、收获满满,真诚感谢领导、校友、朋友老板的盛情款待!】

2025年4月29日晚上,伴随着飞机的徐徐落地西安国际机场,我的无数次梦回长安变成了再回长安。陕西省省会西安--古城长安,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它不仅是十三代帝王之都,钟楼、城墙、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及秦始皇兵马俑人人知晓。而且也是文化之都、文学之城,高校数量100多所,仅次于首都北京。当代文学大师更是全国遥遥领先,有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著名获奖作家。

西安是我人生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我的学习成长、我的激情岁月、我的青春记忆全部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西安南郊。我在这里学习了专业知识、学习了人生哲理,从懵懂少年变成莘莘学子,我从这里出发开始闯荡社会,开始追寻梦中的诗和远方,一路向南,越走越远。这一次重新回来,不再匆匆忙忙。商务会友间隙时,我不是去随波追逐节日拥挤的人流,而是一个人慢慢追寻青春的足迹和年少的趣事,我走过了长安南路、丈八沟路、翠花南路、雁塔路、小寨东路、朱雀大道,这些当年走过无数遍的路,激情澎湃、不感劳累地穿梭于陕西师大、西安外院、交通大学、政法大学、邮电大学、长安大学、音乐学院、大雁塔、植物园、大唐不夜城、曲江寒窑遗址等。

在翠花路口当我看到二六二社区中心的招牌时,忽然想起当年大一(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做生意)与二六二军工厂印刷分厂领导分毫争取商谈印刷学校信封费用、502宿舍舍友们一起糊信封的情景;途径师大路的林荫小路时,自然就想起了在师大男女同学中轮流混饭吃、一起看露天电影的情景;途径植物园门口,又想起了园中成群结对的少男少女冬日欣赏腊梅,三月欣赏桃花、四月欣赏郁金香的幸福画面。这些不仅一去不返,当年的俊男靓女如今也青春不在啦!寒窑遗址故地重游,当年冬天同学们一起从学校穿越白雪覆盖的田野数里地、饥寒交迫在寒窑听故事、打雪仗的情景一切都记忆犹新。

当梧桐叶再次轻拂过肩头,我站在母校西安财经大学(现在为翠花路西校区)的门口静静凝视,那褪色的黄铜底黑字的校牌,宛如岁月的老友,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上面刻着的每一个字,都是旧时光的印记。我激动不已,睹物思情,教学楼、宿舍楼、花坛雕塑、学生食堂是如此的熟悉、亲切,三十多年风风雨雨这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们却变老了。操场边缘,双杠依旧,它们见证了那些蝉鸣悠长的午后,我们曾在上面偷藏课本,兴奋地比赛攀爬。图书馆前,台阶的光影交错,仿佛昨日重现。大礼堂,当年激情高昂、普通话也不标准的演讲比赛,那曾让我们觉得漫长而冗长的阶梯,如今每一步都似乎踏在毕业离校分手那紧张的心跳之上。

一阵熟悉的味道飘来,是食堂窗口油泼面的香气。刹那间,我仿佛看到那个穿着白短袖的自己,挤在热闹的人群中,用搪瓷缸子敲着玻璃,大声喊着“多加辣子”。教室后排的墙壁上,涂鸦依旧,同桌的你有一行铅笔字格外醒目:“毕业后,我想和你去南方看大海!”。毕业留言本上“你不以一个弱小的身材、一个一身土气的农民的儿子而自卑,却以黄土地儿子的质朴和勤奋,又不乏开拓和进取,取得了这么多成绩,是我这个城市青年也望尘摸及,但我更佩服的是你的谋略、胆识和敢作敢为。佩服你的毕业选择、更相信你的明天一定会美好,祝你一路顺利!这里有我家地址,回古城时一定要到我家做客,好吗?”,每次回忆起来都很感动,墨迹虽已随时间淡去,却成了岁月无法抹去的褶皱。老学弟,好久不见,也没有消息互动,你还好吗?

风,轻轻穿过走廊,将晾晒的床单吹起,如同扬起的帆。那些曾经在这里晒过的被子,早已伴随着主人的梦想,奔赴远方。此刻,我站在中心花园的银杏树下,回忆着毕业照上一张张笑脸,那笑容里流淌着的是青春的记忆。忽然间,我深刻体会到,青春从无遗憾。那些在走廊里背诵课文的清晨,那些在天台上仰望星空的夜晚,所有的时光都饱含着热烈与温柔,它们早已被悄悄种进生命的年轮,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宝藏,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将熠熠生辉。相聚总有离别时,道别朋友,感谢朋友!再见了,古城长安!

2025年5月5日草于鹏城寒舍

来源:老小李FrankShow